Monthly Archives: April 2008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

游览恒福的部落格时,发现他把女儿的另一些照片上载了。       看起来厚恩将来会是一位高挑美女!   刚刚与婉君透过msn聊了一会儿,原来她也有写部落格,也上载了许多语熙的照片。       这女儿似乎比较像振福!

Posted in 生活体验 | Leave a comment

第二次作业发表会

刚过的星期一,同学们在忙碌的学期尾,仍旧抽空出席由炜翔主催的作业发表会,很是难得。当晚,加上发表的同学,我们共有9位同学出席。参与发表的同学及文章如下:   炜翔,《诗篇88的祷告》–这篇诗篇是首个人哀歌,学者认为是在大卫时期写成的。这是150篇诗篇中唯一一首似乎叫人看不见盼望的祷文。在交流时,我们触及了解经前提的探讨。   Liza,《创世记12:1-3》–探讨亚伯拉罕的福之意义。我们也讨论了救恩历史的开展,及近代宣教学对这段经文的解读之问题。   瑞兰,《马可福音13:24-37》–从“上帝国”的角度探讨耶稣对“那日子”的预言。交流中,针对James Dunn对耶稣驾云降临之理解、无花果树的比喻等有许多的讨论。   个人的感受乃是,同学们都很认真的处理他们的作业,这是值得喝彩的。然而,在与学者交流的层面,我们仍需多加努力。很多时候,我们或许慑于挑战著名学者的立场,进而未能消化所引用的材料,在回答问题时就显得困难。有位同学,当读者问他文章中的某个神学观念要如何解释时,他竟然说是引用某人的作品,这样的回答是不能被接受的。若明白了,必需尝试解答;若不明白,为何要引用呢?我们仍需努力!  

Posted in 神学院生活 | 3 Comments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你对以下的猜测有何感想?   “我可以怀疑安华的“30名国阵国会议员过档”说,但我绝对相信阿都拉在被逼到墙角的时刻,不会坐以待毙;他率领不少过30名巫统国会议员和人民联盟组织联合政府,委安华出任副首相,在适当时刻交棒给安华,这是绝对存在的变数。。。”(全文)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Leave a comment

终于有一个好消息了!–更新

全国大选至今已经大约1个半月了,大选后一直很少碰触政治议题,因为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好写似的。本来想写一些东西骂骂某些基督徒,当霹雳州内阁难产时,“满怀热心”的传送sms,叫人为倪可汉能成为州务大臣而祷告,只有一个原因–他是基督徒!这是何等狭窄的思想!然而,最后我还是没有写。其他的新闻都是某些政党在互扯后腿,完全是套上伟大的口号来玩追逐权力的游戏。   无论如何,日期首相宣布了针对国家贪污的改革方案,包括反贪污局将脱离首相署管辖,转型成为反贪污委员会,直接向国会负责,成为一个独立运作机构。这是人民期待已久的。虽然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过去不能独立,现在却可以,但这都是一个好的改革方向,也似乎是这届执政党提出的第一个合乎人民期望的计划(另一个是向80年代司法危机受害者道歉的建议,看来已经胎死腹中了)。希望这次的建议不会再昙花一现,而是能为国家的现状带来改变!   以下是一些网络相关新闻: * 马袖强建议委任更多反对党为委员 * 黄家定支持反贪污局独立运作 * 陈胜尧建议委任各方代表 * 担忧再沦为另一只“纸老虎” * 换汤不换药?

Posted in 社会议题 | Leave a comment

惟有爱心能造就人!

  最近,有一教会的青年团契发生了意见不合的事情(为了不引起误会,我得声明那不是马六甲卫理公会),有一些人给我拨了电话,分享他们的看法,也听听我的意见。   我们都不愿意看见冲突的发生,但若真的发生了,我想,我们应该要更积极的面对。冲突,岂不是一个让我们彼此认识、彼此学习的时刻吗?只有在大家能彼此更认识,一同去学习,否则冲突是没有意义的。   冲突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彼此的期待(expectation)不能被符合。教会,本来就是多元的,我们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看法,这样才好玩嘛!圣经岂不是早就说了?互为肢体,不全都一样的。连福音书都有4本,谁说基督教不是多元的?然而,恩赐的不同、意见的不同,却是为了合一而赐下的,这是在多元中的合一(Unity in Diversity)。我们一定要接受身旁的弟兄姐妹是与我们不一样的,否则教会在21世纪是无法发展的!   最近在看Miroslav Volf的《拥抱神学》,他把“排斥”说得很清楚。他说:“排斥是在文明之下的野蛮,在良善中的邪恶,是在自我围墙之内直接对他者犯下的罪行!”[1]排斥的发生,就是驱逐、同化或征服的暴力,以及放弃的冷漠,取代了接纳的动力,还有施与受的相互关系。[2]我们想要一个纯洁的世界,于是就把他者(与我们不同者)从我们的世界中逐出;我们想要本身的纯净,就把“异己性”从自身内排除。有的人是以“斩草除根式”(elimination)来排除异己,就好像一些国家发生残忍的灭族事件。另有人以同化(assimilation)作为一种排斥手段。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他者看作为次等人类。我们不能忍受不同的声音,就是一种排斥!对Volf而言,排斥的可怕在于,它使到这世界不再有“清白”者了![3]我们是否能够容纳多元呢?我们是否能够接纳,我们的弟兄就是与我不一样呢?教会里面若有小圈子,而且是互相对立的小圈子,这将使到我们当中,不再有清白者了!   在面对不同的意见时,我们需要带着尊重来交谈,针对事情,而非个人。华人的毛病,就是太快把对方反对我的事情,当作是反对我这个人。我们需要更多的谦卑。目前在处理《哥林多前书》第8章的释经,在面对冲突时,爱必须成为基础,而不是知识,这的确是个不容易的功课,因我们都太习惯说对错的问题了!   期待那教会的弟兄姐妹能再次好好的交谈,把冲突解决,看见上帝的复和工作在其中,这是我的祷愿! [1] 沃弗(Miroslav Volf):《拥抱神学》(中译;台北:校园,2007),页119。 [2] 沃弗(Miroslav Volf):《拥抱神学》,页129。 [3] 沃弗(Miroslav Volf):《拥抱神学》,页148。

Posted in 教会生活 | 2 Comments

今天早上的讲道!

刚过的一个星期非常忙碌,要交上3份功课,其中一份还需要报告!另外,今天早上还需要在教会讲道。今天早上的讲章,是一篇旧讲章,旧稿新用。我曾经在自己的家乡分享过,也在士古来卫理公会传讲。这是我第一次在马六甲讲这信息。   不知怎么的,早上再次阅读这讲章时,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涌现,我开始怀疑是否曾经在这个教会讲过这信息!糟了,若真的在这教会传讲过,我岂不是犯了“在同一间教会,讲同一篇讲章”的死罪(我同学说的)?在还没有上讲台前,压力更大了!我很想走到办公室看看档案,看自己是否真的传讲过,但时间已不允许了,而且若真的有,岂不更把我吓死?我只有求上帝怜悯,然后恐惧战兢的上讲台。开始传讲时,我知道自己是多虑了,我没有犯上那死罪!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可能是里面的内容或例子曾经在这教会分享,导致我有些错觉。其实我是有做记录的,但在那种压力下,我甚至怀疑自己的记录是否准确了。我不反对用旧讲章,因为那还是我自己写的(当然有参考其他的资料),但却十分抗拒一字不漏的抄写别人的讲章,甚至影印了别人的讲章就上台的人。虽然如此,我也觉得不能老是炒冷饭的,特别是当一个传道人被委派到一所新的教会,若是一味着炒回过去在别的教会用过的讲章,他真的要好好面对上帝。   今早这个经验教导我,要尽可能准备新的讲章,要为所牧养的信仰群体好好在上帝面前挣扎、学习。当然,这也教导我一定要做好讲道记录!愿上帝怜悯!

Posted in 教会生活 | 3 Comments

STM的爱心早餐!

  等这两张照片等了好久!谢谢Ruth! 当然,谢谢她的不止是拍了照片,更是预备了照片中的丰富早餐!当然还有她的姐妹团,很不简单! 这是上星期一的早餐,吃过了那一餐,感恩之余,我也在等下一餐!哈哈!

Posted in 神学院生活 | 2 Comments

Allah Mengerti, Allah Peduli

星期三的教牧小组时,同学们提出祷告事项,然后彼此代祷(永良也写了一篇反思)。在学期尾的时候,显然的大家都面对沉重的功课压力。有些同学身体也出了状况、失眠、头痛、面对资料却不知如何下手等等。这最后一个月常常是非常关键的,在大家挨夜赶功课时,有的人开始生病了、有的人电脑坏了。。。一大堆状况就出现了。我记得杨牧谷牧师曾经说过,当我们下定决心要把某样事情办好时,全世界就好像对我们特别有兴趣,又特别要针对我们似的。无论如何,总要坚持下去!   今天早上崇拜时,领会的同学选唱了一首马来/印尼诗歌,Allah Mengerti, Allah Peduli(上帝知道,上帝关心)。诗歌告诉我们,若上帝不允许,没有任何一件事会发生,上帝知道我们,关心我们,绝不会让我们自己挣扎,因为上帝知道!我的同学Ruth就表示这首诗歌给她适时的安慰及鼓励,我相信这也是许多同学的感受。当我在唱这首诗歌时,除了感到安慰以外,我也战兢!为什么呢?如果上帝知道,上帝关心,我就不能够随随便便了,我就不能够为了交功课而交功课了,我就不能随便过我的生活了,因为上帝知道、上帝关心!   感谢上帝,祂关心我们,这是安慰,也是提醒!   同学们,加油吧!Allah Mengerti, Allah Peduli!

Posted in 神学院生活 | Leave a comment

群体中的学习

Kar Yong在其部落格分享了从沙巴神学院参加了罗马书的学术研讨会之心得,提到这样的一番话:   “Biblical scholarship is never pursued in isolation but within a community. Our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is not only informed but also subjected to the critique of the community.”   “圣经研究从来不是个人单独的努力,而是在群体中的学习。我们对圣经经文的了解与诠释不单是被告知,而是从属于某群体对它的批判。”(总觉得自己把后半段翻译得怪怪的!)   我很赞成。在神学院学习的这段时间,最精彩的就是能与同学及老师在课堂内及外的交流,对不同的解经或神学观点互相切磋,我们总是这样成长的。昨天就在班上与永凯针对耶稣进圣城的驴,到底是先安排还是耶稣神性的彰显而“针锋相对”。今天,他又在班上针对耶稣葡萄园的比喻陈述了其“族裔论”的观点。虽然老师不认同,我在考虑后也不认同,但这却也激发了我们的思考,逼我回到房间,打开了Snodgrass的书来读了一会儿。   今天,教会中太多时候是为芝麻绿豆的事情争吵、闹意见,但却鲜少为着神学及圣经研究的立场而展开善意的辩论,无怪乎我们的光景如此悲惨。能把自己研究心得呈现於人前,然后进行讨论,是我们学习的必需,这岂不是炜翔建议那个发表会的原因吗?期待在同学中,经常能有如此的火花被激发!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神学院生活 | 5 Comments

Krister Stendahl, 1921-2008

  “我们众人既然敞著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反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3:18)   Krister Stendahl,“保罗新观”的其中一个主要倡导者于2008年4月15日安息主怀。以下是哈佛大学的纪念文稿:   Krister Stendahl, who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the life and work of Harvard Divinity School, just as he was also a pioneer in the broader realm of ecumenical relations, died on Tuesday,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人物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