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文章分享

The Kairos Document, 1985

请看这里。

Posted in 文章分享 | Leave a comment

转载:神迹奇事–使徒行传的观点与今日的意义

Kar Yong在他的部落格转载了最近所撰写的一篇文章,把重点放在神迹奇事(记号与奇事)的最终目的上。请看这里。

Posted in 文章分享 | Leave a comment

大马大学生团契高中化?西马团契乡愿化?

以下这短文是一位从事大专教育的朋友电邮给我的(由于他说不必放名字,不必,是表示可以放,但不一定要放,我选择不放,有我的理由)。读过以后,我看看自己及自己身边的大部分朋友,再回想自己曾经上过的所谓“批判式阅读及书写”课程,我只能说,遗憾!希望下一代,急起直追,否则,将会是更大更多的遗憾!—————————————————————————————————————————————————————— 这个学期我开始在学院教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CTS)了 – 批判性思索的课程。全班有23人。但最早来参与这类课程的是CCRC的成员们。这是每位准备要做研究员的专业人士必须研读的基础课程之一。我还盼望日后有更多的孩子能够在中学的时候就培育好独立思想的能力。目前准备在吉隆坡为小学三年级级以上的小学生所开办的《PQRST欢喜读书方法》活动,就是上述概念的延伸。 来上CTS 的都只是college diploma 的学生, 年龄在18-21 岁之间。这也是我向学院建议、让它成为全院通识教育的课程。我还建议要开设 Learning/Study Skills。时代变了,学习的方法也在变。学生需要relearn new skills。 另外,如果目前大学要有创新 (innovation, 参考OECD 1996重要文献)的可能, 一定要鼓励任何目前读理工科学生们修习人文学院开办的课程。通识化。如此,才能在知识导向经济的职场和社会有革新的可能性。基本理由:革新强调原料(resources) 不变,但需要重新组合(realignment of primary resources)以便缔造出对环境最大的冲击。过去本区域的大学教育太过专门,各科都跨不出自己的门户,大学生除了在本身课程内加上了国家机器制定的Tamaddun 1,2 (从通识教育的角度, 这也是有需要的课程 – 但这些课程充满特定、狭隘的教育议程, 直等到其它人文、科学、自然宗教课程的加入并具有和上述指定课程有平等的地位), 几乎有机会跨科修习的不多,所以hybridisation 没有发生足够大的作用。 马来西亚的大学通识教育,比起台湾和香港,后者早在80年代后半叶便开始进入“不牺牲专业的通识化“教育。国家竞争力绝对和大学开不开辟通识课程有直接的关系。(我指的是国家机器所掌控的学校而言)。 现在大学不是不需要想(所以有不会想的后果),也并不是想有什么问题,而是想和知识的管理(management of knowledge) 的关系太紧密,已经分不开了。资讯太多, 需要用想到、站立得住的知识来加以过滤、管理、再用再生。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文章分享 | Leave a comment

如何选用希腊文圣经?

你对新约希腊文圣经有兴趣吗?要如何选用不同版本的希腊文圣经呢?William D. Mounce在Koinonia介绍了目前最具权威的Nestle-Aland Novum Testamentum Graece 及UBS的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Nestle-Aland Novum Testamentum Graece (27th edition revised; German Bible Society) is the one I use. It’s primary distinctive is in the text critical notes. They give significantly mor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文章分享 | Leave a comment

Paul In Recent Research

从四十不惑的部落格中,发现了这篇文章的连线,也在这里介绍给大家:John McRay, Paul in Recent Research。

Posted in 文章分享 | Leave a comment

保罗新观的问题

这里是一篇文章,Mark A Seifrid, The NPP and Its Problems. 谢谢天鸣提供。虽然自己目前倾向保罗新观的立场,还是要介绍一些反对的声音的。

Posted in 文章分享 | Leave a comment

Review on Michael Gorman’s Reading Paul

Kar Yong总是定期在他的部落格上转载 Review of Biblical Literature (这里是他的最新转载)。若有时间,我总会去阅读这些书评,这能帮助我知道一些最新的出版及评论,是很好的帮助(虽然有许多学者都是我所不认识的)。最新这期评论了Michael J. Gorman的最新著作,Reading Paul。我拥有他早期一本介绍保罗神学的书,Apostle of the Crucified Lord,因此也对这篇评论稍微留意了,在这里也介绍给大家。   http://www.bookreviews.org/pdf/6323_6804.pdf

Posted in 文章分享 | Leave a comment

遗憾

以下这篇文章转载自好友紫阳的一篇同名文章。他在文章中分享了一些挣扎,读着他的文字,我发现自己也“分享”着同样的挣扎,期盼能与他一切寻求突破!愿主帮助我们!(当我把字体转成Normal时,部分字体还是维持一样,整体而言不美观。我只好把字体都放小,请朋友们见谅。)   ***********************************************************************************************************************************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男孩就这样单纯的爱上了邻家女孩。那个青涩的岁月里,情窦初开的他壮着胆子给女孩写了第一封情书。没几天她给他回了一封奇怪的信:这封信的上署有女孩的名字,可除了那署名之外,白色的信纸上却不留有一丝多余的痕迹。男孩感到非常的纳闷:“如果她是接受我,那就明确说出;如果不愿接受我,也可以明确的拒绝,要么干脆不回信?可这只有署名的信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下子可烦恼了。为什么女孩的心思总是那么令人猜不透的?要不要继续写呢?想了想,基于对女孩的爱慕,男孩暗地里下定决定,再次鼓足勇气,每隔三五天就给女孩写信,讲着自己的理想、抱负,也在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女孩的爱慕。满怀着浓浓的爱意和执着,男孩一次又一次的把情书寄出;而一次又一次的,女孩依旧照样的寄来一封又一封只留有署名的信…   前前后后过了将近两三年之久。屈指算算,那男孩他也寄出了整整 99封的情书,也收到了99封的回信。前面的98封都是一样的信,始终猜不透女孩心意的男孩在收到第99封回信时选择不愿再拆开它了。一次又一次沉默的回覆,一次又一次的碰墙,他渐渐的再也不敢抱任何希望。心灰意冷地,男孩从此不愿再给女孩写信。男孩把那第99封回信连同前面的98封,通通放在一个精致的木匣中,告诉自己,最后一次阖上这木匣,也算是阖上自己对女孩的爱吧!在没有向女孩告别之下,他背起了沉重的行囊,毅然远走他乡。   多年后男孩回到了故里探亲。开怀畅叙间无意中听到了女孩在一次的意外中去世了,再次勾起他多年来放不下的包袱。找着了自己遗留在阁楼上的木匣,随手挥去岁月所累积的尘埃。物是人非事事休,年轻时的遗憾油然升起。再次打开木匣中看看那些信,摆在最上面的一封还没打开过,才想起自己当时因为伤心失望而未看的信。随手拆开一看,惊觉那不是一封只留有署名的信。只见上面熟悉的笔迹中竟然短短的留下淡淡发黄的记忆:“已做好了嫁衣,只等你的第100封信来的时候,我就做你的新娘。”   再次记起她的轮廓时,不觉间已是潸然泪下。却是永远的遗憾。 ***************************************************   最近的灵性生活很沉闷,一直都没有什么得着和领受。每个临睡前的夜里依旧是形式化的跪下来读经、祷告,仿佛都只是例行公事。借口说外边的天气太冷,借口说室内的阳光不够充足,然后怪罪在第一个寒冷的冬天里难免会带来灵性上的忧郁。这一阵子弟兄姐妹问我有什么需要代祷时,我都会说“就为我的灵命代祷吧!近来灵修总是缺乏得着,”记得在刚信主时对主话语的渴慕,连续三个月每天清晨时把《启示录》读过一遍,然后战战兢兢警醒的开始一天的生活,而临睡前又把《雅歌》读过一遍,然后带着主的爱甜甜入睡;记得读神学时花时间尝试把整本《希伯来书》背诵下来;记得去年年尾用了十一天的时间把整本圣经速度一遍,做为出来牧会前给自己的生日礼物;记得今年初雄心勃勃的要用一两年的时间把《约翰福音》在讲台上逐章逐节的讲过… 可现在对主的话语却开始因为没有太多的得着而冷淡下来,有几次甚至想不读经祷告就上床睡觉,还好都能逼自己坚持下去。   我知道自己曾经错过了太多。而这一刻我告诉自己:不想再错过主的话了。我只是不想留下遗憾。虽然一次又一次打开主的话,领受的除了字面上的文字,只有灵性上空白的回覆;就像打开一封又一封的信,看到的除了署名,只有空白的回覆。但我提醒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也许就在下一次的灵修中,会有祂给我灵性上最美的祝福。   既或不然,我深信主有祂最美好的意思。

Posted in 文章分享 | 2 Comments

“去”与“回”之间!

以下这篇文章是从一位网络朋友那儿转载的,他从粤语的“返”、“回”及华语的“去”之间做了很精彩的观察及分析。谢谢Dr. Yam! ******************************************************************************************************* 輝哥與小點到倫敦度蜜月。他們說成是『返英國』,十分有趣, 再次令我想起去年跟北海幫主議論過『去』與『回』的問題。(噢,原來已經是一年前年的事了,真彷如昨天。) 話說各位北海幫臺灣代表見我常常在此寫『回學院』、『返學校』,覺得非常奇怪;對他們來說,只會是『去學院』、『去學校』。 那時我才頓然發覺,原來香港中文是很喜歡/經常用『返』的 —— 返學校、返宿舍、返教會、返團契、返崇拜、返工、返公司、返九龍、返新界 … 返鄉下、返大陸、返天堂。 最奇特的是有人會說『返深圳』,但說的人跟深圳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只不過是去買書 / 吃飯 / 玩。還有明明身為遊客,都會說自己從某處坐火車『返』巴塞隆納、從某地『返』法蘭克福轉機,等等等等。 我們會從外地『返香港』,又會從香港『返』一個 / 一些我們曾經到過而有丁點關係甚或只是有點好感的地方 如果(正如臺灣代表所指)『返』、『回』是標示一種『歸屬』的關係,又如果語言習慣是反映集體意識/心態的話,那麼香港人大概是渴求歸屬,一直不自覺不停地尋找歸屬,連一些跟自己其實沒有實質關係的地方都來個『想像的歸屬』(imaginary belonging)。 又或者港人傾向容易在不同地方建立據點。譬如到了歐洲遊玩,就選定一個城市做基本點,那麼從別處再到那個地方,就說『回去』。又譬如只要停留過某個地方,之後再去,就會說『回去』。所以輝哥和小點畢業『返』了香港又再『返』倫敦度假之後又『返』香港『返工』,然後可能還會『返』中國大陸,跟著又『返』香港。 在這個意義來說,香港人對於『多重歸屬』從來沒有問題;這也可以解釋,為甚麼很多(大部份?)香港人根本不覺得、不明白、甚至無法理解『雙重效忠』有甚麼問題。 根據眾幫主教導,臺灣中文很少用『返』、『回』,他們會說去學校、去教會、去公司、去上班 … ,只有自己的『家』與『國』才是『回』的。那麼,如果套用上面的邏輯,是否顯示他們的歸屬已經很自足,無須不停尋找歸屬的對象呢? 抑或是他們很抗拒『歸屬』的感覺,連自己的學校、教會、公司,都不願意建立或者確認一種歸屬的關係呢? 又抑或是他們不容易/不傾向在外面建立據點,在外不管停留多久,都時刻醒覺自己『跟那個地方沒有關係』呢? 哈愈想愈得意。(敬候各位北海幫臺灣代表,或者曾經留學臺灣的代表指教。當然歡迎香港隊,或者曾經留學香港的代表加入。)

Posted in 文章分享 | 1 Comment

他们也很可耻!–回应欧阳文风一文

以下这篇文章是我从某处得到的,欧阳文风继续对教会反对同性恋立场而提出批判。 ***************************************************************   他们也很可耻!–欧阳文风   我始终认为开放与文明是大势之所趋,反同性恋的宗教原教旨主义为了阻止社会接受同性恋,想方设法妖魔化同性恋,希望以此能缓慢历史前进的巨轮。 一些反同性恋者为了丑化妖魔化同性恋,把同性恋当做是一个被编纂的对像,到处传说流传同性恋不负责任丶放荡丶邪淫的形像,力图把同性恋与异性恋分化成两个水火不容的敌对阵营,同性恋是侵犯者,异性恋必须团结一致日以继夜的应战。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许许多多的同性恋者被异性恋霸权欺压得连走出来承认自己是同性恋都不敢,哪有力量侵犯异性恋? 同性恋要求异性恋放过我们都来不及,哪里还会去惹人家?在许多谈论同性恋的场合,或者同性恋都因恐惧而缺场,再不然就是这些反对同性恋的宗教人士力阻同性恋现身,总是在同性恋缺席的情况之下大力鞭鞑同性恋。我多次邀请基督教领袖或讲员与我对话或辩论,但总是被拒绝。可我一不在,他们就发狂,就是不敢在我面前与我对质。这种做法的原由很简单,我不在,他们说的话再笨再蠢,都没有人反驳,没人反驳,就以为胜利,这是彻头彻尾的阿Q精神。在对方缺席的情况之下,胡乱把人骂了一顿,并将之形容为「辩论」,由于我方无人出席答辩,他们以为就可因此继而宣布胜利。 美国几乎可以说是基督原教旨主义反对同性恋的大本营。Gary Glenn是一名来自美国家协会,即一个以宗教原教旨主义为基调的组织的领袖曾说「《同性恋健康》(Gay Health)曾经报导,那些与男人发生性关系,本身是爱滋病带原者但没有告诉其性伴侣,而又拒绝安全性行为的男人,比异性恋男人高出320%!」 这研究的确说过同性恋男人相对而言,比异性恋男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爱滋病身份,但这份报告本没有提到什么320%!这根本就是反对同性恋者自己不知道怎么算出来的数目字。100%已经很够力了,更何况是320%,问你怕不怕?!如此吓人,如此引用别人的报告,再添数字,再造数据,是不是很可耻? 至于有关研究也强调,那些拥有固定伴侣,但没有透露其健状况的男同性恋的比例,则与异性恋男人不相上下。但这一点,由于达不到反同性恋与丑化同性恋的目的,反对者就不提的,虽然出现在同一研究报告里面。 至于把同性恋与亵童相提并论的,就更多了。2002年,美国的Family Research Council出版Timothy Dailey的《同性恋与儿童性骚扰》就是其一。这个挂着博士头衔胡说八道,还滥用它人研究,结果其中之一被其利用的学者Nicholas Groth大为光火,为此提出抗议,批评他不负责任地利用他人研究来误导读者。 这些反对同性恋的宗教原教旨主义者往往翻来覆去丶拐弯抹角丶绕来绕去,就是只不过为了一件事──想方设法妖魔化同性恋。为了达至这目的,他们可以用最粗陋丶最拙劣,甚至最愚蠢的方法「证明」同性恋错误,使社会对同性恋产生恐慌。他们可以用科学为包装的语言,以学术为榥子,但若细心思考,可以发现他们十足十的偏见与丧失理智的仇恨。 最近听说马来西亚反同性恋的宗教原教旨主义信众很难用讲道理的方法反同性恋,就用说故事的方式,出版小说,极尽想像之能事,绘影绘色,希望用虚构故事来说服别人与同性恋,让人以为同性恋是可以改变的。 反同性恋的宗教原教主义的逻辑低下丑陋,处处显示霸权痕迹,有者已经不是无知可怜足以形容,而是阴谋狡诈。   **************************************************************************************************** 这是我的一些感想与回应:   欧阳君似乎认为凡与他有不同立场的(在同性恋课题上),就是所谓的“宗教原教旨主义”。在911之后,这个名词似乎总是与死硬派、不说道理者、恐怖主义份子扯上关系,欧阳君用如此重的名词来定义他的批判对象,这是不是一种“妖魔化”呢?或许我们也不必否认,教会界里头真的有一些“不争气”的人,不必说在同性恋这课题上,在其他的一些事上也因为讲理讲不通,就用高压手段打压对手,妖魔化对手,这些是教会要反省及避免的。   但是,当欧阳在批判教会的反应时,是否也有意无意,不提另一些资料与情况,而想要读者觉得教会都是不讲理的呢?他说,他邀请基督教的领袖与讲员与他对话,总是被拒绝,然后对方却在背后发狂。按照我有限的理解,马来西亚就曾经有教会领袖与他同场辩论,报章上也有人执笔回应他的文章,怎么说别人都在逃避他呢?其实,教会中也有许多人,虽然不赞同同性恋,却真的抱着真诚的心去关心这些朋友,希望能帮助他们,完全没有歧视之意。   对于欧阳君的批判,教会应当反省,并努力在圣经、神学、社会学等学科进行研究与整合,免得在别人心目中,我们都是不学无术,只可以在背后骂人而无建设。至于欧阳君,期盼他在批判对方时,也同时自我批评(这也是我对自己的提醒)。  

Posted in 文章分享 | 9 Comments